夫子当年说“食不厌精,脍不厌细”,后来,被人断章取义地揭批过好一阵子。其实,“精食、细脍”并非夫子自享,而是用来祭祀神明的。又其实,“精、细”对“食、脍”虽然很重要,但不是关键,关键是“精、细”背后的用心和虔敬。这是一个态度问题。
祭祀要虔敬,做事要用心。虽然抱持虔敬的态度祭祀神明,能得到什么好结果,确实一直不太明确,但用心做事和不用心做事,所得结果的差别,倒是一直很明确。试举一例。
中汽协上周五公布的数据显示,4月份全国汽车行业销量降幅较大,117万辆的销量,环比下降47.6%、同比下降48.1%;受此影响,前4月行业销量同比降幅继续扩大,同比下降12.3%(前3月同比下降11.7%)。在此背景下,“比亚迪”月销量再次突破10万辆(达到10.6万辆),同比增长313%,就显得确实有点儿“辣眼睛”。
“比亚迪”的销量,没有“随波逐流”,按专业人士的说法,是得益于企业多年构建起来的供应链闭环,外部的风吹草动,对这个闭环很难造成实质性影响,甚至外部环境变动越剧烈,对行业的消极影响越大,这个“比亚迪闭环”的价值就越彰显。单就打造这个供应链闭环的想法和多年持之以恒的实践而言,“比亚迪”显然格外用心了。用了什么心呢?造车的可控、可持续,应该被置于很重要的位置上进行过仔细考量。
这个用心准备的方案,从短期、甚至中期看,无疑是一个很没效率、显得很笨的方案,按照这个方案,一直埋头实践,就显得更不聪明。尤其对比一些后来者狂飙突进式的做派,“比亚迪”的做事方式,就显得更为保守。但是,如果以一个更长期的视角观察,“比亚迪闭环”未尝不是一条比较合理的发展路径。虽然慢慢打造这个“闭环”也确实存在现实风险,比如,外部环境没有剧烈变化,慢工做细活,就很可能被别人远远甩开,追也追不上,但是,一个点、一个点地打造这个“闭环”,钝刀切细脍的模样,表现出的对事业的虔敬态度,是自带感染力的。在当今的市场,感染力也极具价值,只要内外条件合适,价值马上就会表现出来。
不用心而致事业受损的例子当然也很多,不妨仍以比亚迪为例。“BYD”这个商标,当年注册得就很浮皮潦草,没用心、不讲究,很有些扯个肘子生啃的样子。虽然后来有人硬攒出个“造梦”的说辞传来传去,但多年之后还是被王传福证伪了——啥故事都没有,就是为了容易注册商标。平心而论,这三个拍脑袋拍出来的英文字母,虽然确实好注册,但让比亚迪走了不少蹉跎路——按照汉语发音规律,这仨字母似乎怎么都拼不出个吉祥话。
王传福能够站出来证伪当初那个所谓的“梦想”,显然是自信——对自己和比亚迪——之后的自然结果,这与当年被人指出“BYD”模样不雅却死活不认账,明显是两种心理状态。语言证伪的同时,王传福也用一个又一个的新车标,不停地对“BYD”证伪,单从纯粹审美的角度看,这些“新脍”绝对比“旧脍”细了很多。你用心了,别人马上就能感受到;“比亚迪”在现实市场背景下仍能10万、10万地卖,肯定也沾了在这方面用心的光。
夫子当年还说“祭神如神在”。心里有“神”、有消费者,企业的前途也真正放在心上,做事时的态度,恐怕就会与无所用心、或者别有用心的人不一样,最终获得的结果也一定会有不同。从这个角度看,“比亚迪”的“新梦想说”与当年的“旧梦想说”,虽无形式上的区别,但内涵已大为不同。经过四十多年的高速发展,无论是形而上还是形而下,大家对商品的要求都有了新高度,满足新要求、新高度,方方面面不用心肯定是不行的。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