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企业盈利能力的指标计算公式:
(1)总资产周转率(次数)=销售收入÷总资产
总资产周转期(天数)=计算期天数÷总资产周转次数
(2)固定资产周转率(次数)=销售收入÷固定资产
固定资产周转期(天数)=计算期天数÷固定资产周转次数
以上指标反映了企业分别利用总资产和固定资产创造收入的能力。
(3)应收账款周转率(次数)=销售收入÷应收账款
应收账款周转期(天数)=计算期天数÷应收账款周转次数
(4)存货周转率(次数)=销售收入÷存货总额
存货周转期(天数)=计算期天数÷存货周转次数
(5)应付账款周转率(次数)=销售收入÷应付账款
应付账款周转期(天数)=计算期天数÷应付账款周转次数
以上指标反映了各类营业资金的运转速度。
(6)营运资金积压期间=应收账款周转天数+存货周转天数-流动负债周转天数
此项指标说明企业营运资金完成一个营运周期的天数。通过计算这个指标可以进一步分析下列问题:一是现金流转周期是否过长?是否应缩短周期以减少营运资金投入?二是现金流转周期是否过短或不稳定?是否意味着需要增加营运资金的投入?
营运资金需求量=年营业总额÷365天×营运资金积压期间
营运资金需求量就是企业维持正常营运所必备的营运资金总量,这个指标的变化与销售收入增加存在正向的相关关系。
净利润现金含量=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净利润
由于会计体系中使用权责发生制的原则,使得会计利润易于被调节,具有可操纵性,经常存在着虚幻的一面。净利润现金含量表明企业净利润中,有百分之多少是由现金流量作为保障的。利用这个指标分析企业盈利状况,比较容易发现人为操纵利润的迹象。
该指标反映了企业净利润中有多少实现了现金收入。如果该指标大于1,则表示企业净利润有充足的现金作保障;如果该指标小于1,或者低于某一正常水平,甚至出现负数,则说明账面利润并没有产生实实在在的现金流量,或者企业利润并非来自主营业务。如果一个企业的主营业务利润没有保证,那么这个企业未来的可持续性发展能力将受到怀疑。
(7)销售收入增长率=(今年销售收入-去年销售收入)÷去年销售收入
此项指标反映了企业主营业务收入逐年变化的趋势和水平。
推荐阅读:
5606人阅读
3911人阅读
2540人阅读
1974人阅读
1662人阅读
1553人阅读
1413人阅读
1386人阅读
1197人阅读
1143人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