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知产百科 > 文章正文

偿债能力指标有哪些(反映公司偿债能力的5个指标公式讲解)

日期:2023-03-17 14:51:32      点击:

一家公司的总资产来源于两块,一块来源于股东的自有资金及公司历年的积累,另一块来自于外部借款,比如发行的债券、银行借款等。因为外部借款需要定期还本付息,而公司的经营却具有波动性,比如届时可能因为不能及时回款,导致不能还债;或者经营环境变差,企业亏损,导致还不起债等。此时公司就存在资金链断裂,从而破产的可能。所以从公司经营的安全性来讲,应该重视偿债能力。

偿债能力指标有哪些?反映公司偿债能力主要有5个指标,可以分为短期偿债能力指标及长期偿债能力指标两大类。短期偿债能力指标有流动比率、速动比率;长期偿债能力有资产负债率、产权比率、已获利息倍数等

短期偿债能力体现公司流动资产对流动负债及时足额偿还的保证程度,是衡量企业当前财务能力,特别是流动资产变现能力的重要标志。短期偿债能力衡量指标包括流动比率与速动比率。

(1)流动比率

流动比率是流动资产与流动负债的比率,反应的是流动资产对流动负债的覆盖程度,流动资产越大表明公司对流动负债的保障越大,短期债务的违约风险越小。国际上通常认为,流动比率下限为1;而流动比率等于2时较为适当,它表明企业财务状况稳定可靠,除了满足日常生产经营的流动资金需要外,还有足够的财力偿付短期到期债务。如果流动比率过低,则表明企业流动性捉襟见肘,难以偿付短期债务,存在违约风险。其计算公式为:

当然,流动比率并不是越大越好,过高的流动比率有可能是存货积压导致,也有可能是现金持有比例过高导致。存货积压过多表明反映企业经营可能已经出现了问题,现金持有比例过大表明企业资金利用效率较低,降低了获利能力而增加了机会成本。

(2)速动比率

速动比率是企业速动资产与流动负债的比值。所谓速动资产是指流动资产扣除变现能力较差且不稳定的存货、预付账款、一年内到期的非流动资产和其他流动资产等之后的余额。由于剔除了存货等变现能力较弱且不稳定的资产,因此,速动比率较之流动比率能够更加准确、可靠的评价企业资产的流动性及其偿债能力。其计算公式为:

其中速动资产=货币资金+交易性金融资产+应收账款+应收票据=流动资产-存货-预付账款-一年内到期的非流动资产-其他流动资产

说明:报表中如有应收利息、应收股利和其他应收账款项目,可视情况归入速动资产项目。

一般情况下,速动比率越高,表明企业偿还流动负债的能力越强。国际上通常认为,速动比率等于1时较为适当。如果小于1,企业将面临很大的偿债风险;如果远大于1,尽管偿债能力强,但因企业的现金及应收账款占用过多而大大增加企业的资金成本。

长期偿债能力,指企业偿还长期负债的能力。企业长期偿债能力的衡量指标主要有资产负债率、产权比率、已获利息倍数等。

(1)资产负债率

资产负债率又称负债比率,制企业负债总额对资产总额的比率。它表明企业资产总额中,债权人提供资金所占的比重,以及企业资产对债权人权益的保障程度。其计算公式为:

通常情况下,资产负债率越小,表明企业长期偿债能力越强。对债权人而言,该指标越小,表明企业偿债越有保障;对企业所有者而言,只要企业的总资产收益率(ROA)大于财务费用率,完全可以利用财务杠杆扩大受益。比如一家企业的ROA为10%,财务费用率为5%,则企业不仅可以用自有资金获得10%的收益,而且可以通过举债经营额外获得5%(10%-5%)的收益。所以,如果该指标过小,往往表明企业利用财务杠杆的能力不足,经营保守,白白丧失了抢占更多市场份额的机会。

资产负债率具体多大合适,要结合行业特点及企业的总资产收益率进行分析,如果行业处于高速成长期,企业的总资产收益率较高,则可以适当加大资产负债率,否则应该降低资产负债率,减少负债经营的风险。国际上通常认为资产负债率等于60%较为合适,但对于稳健经营者而言,最好不要超过50%。

(2) 产权比率

产权比率即负债总额与所有者权益总额的比率,又称资本负债率。它是企业财务结构稳定与否的重要标志,反应企业所有者权益对债券人权益的保障程度。其计算公式为:

一般情况下,产权比率越低,表明企业长期偿债能力越强,债权人承担的风险越小,但同时企业也不能充分的利用财务杠杆获取更大的收益。所以在评价企业的产权比率是否适中时,应从提升企业盈利能力与偿债能力两个方面综合考量,在保障偿债安全性的前提下,尽可能提高产权比率。

(3)已获利息倍数

已获利息倍数是指企业一定时期息税前利润(EBIT)与利息支出的比率,反映了获利能力对债务偿付的保障程度。它既是企业举债经营的前提依据,也是衡量企业长期偿债能力大小的重要标志。其计算公式为:

一般情况下,已获利息倍数越高,表明企业长期偿债能力越强。国际上通常认为,该指标为3时较为适当。从长期来看,若要维持正常偿债能力,利息保障倍数至少应当大于1,如果利息保障倍数过小,企业将面临亏损以及偿债的安全性与稳定性下降的风险。究竟企业已获利息倍数应为多少合适,要根据往年经验及行业特点来判断。

推荐阅读:

本文来源:https://www.zhichunlu.cn/baike/10267.html

热门商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