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所得税应纳税所得额是指什么?
应纳税所得额就是要交税的工资(扣除掉所有可以扣除的数据)。应纳税所得额越高个税缴纳越高,填写自己六项扣除数据可以轻松减少应纳税所得额,从而减少个税缴纳。
个人所得税应纳税所得额计算案例
我举2例子,例如1:路人甲每一个月1万工资,没有任何六项扣除,社保公积金个人部分500元
路人甲2022年1月的应纳税所得额就是:10000-5000-500=4500元,应纳税额:4500×0.03(税率)=135元(交税135元)
路人甲2022年2月应纳税所得额:(10000+10000)-5000*2-500*2=9000元,应纳税额:9000*0.03=270元
总结:个税计算方式是累计的每个月叠加起来,如果每个月工资2万的下半年某个月你会发现你交税突然增加,那就是你突破了另外一级税率,不在适合3个点了。全国都这样的,不用惊讶哦。
例如2:路人甲每月工资1万,社保个人部分500元,他在深圳租房(1500元)有两个孩子满我3岁(2000元)且是独生子父母任意一人满60岁(2000元)增加扣除合计5500元,此时应纳税所得额就是:10000-5000-500-5500=-500(负数不需要交个税)
总结:有没有六项扣除数据尤为重要,请据实填写即可。
推荐阅读:
5610人阅读
3911人阅读
2540人阅读
1975人阅读
1662人阅读
1553人阅读
1413人阅读
1387人阅读
1197人阅读
1143人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