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可分配利润的确定,可供分配的利润为当年实现的净利润加上年初未分配利润(或减去年初未弥补亏损),再加上其他转入。
可供分配利润如何确定?
可供分配利润的数据来源为利润表和资产负债表。 即将利润表中的当年净利润(或亏损),与资产负债表中的年初未分配利润(或亏损)进行相加,计算出可供分配的利润。
如果可供分配的利润为正数,即为公司有累计利润,则公司可以进行利润分配;如果可供分配的利润为负数(亏损),则公司不能进行利润分配。
如,某公司某年实现净利润1000万元,年初未分配利润余额4000万元,则可供分配利润为1000+4000=5000万元。
则公司可以进行利润分配。
再如,某公司某年实现净利润500万元,年初未分配利润为负1500万元,则可供分配利润为500+(-)1500=-1000万元。
可供分配利润为负数1000万元,则公司不能进行利润分配。
按照公司法的有关规定,利润分配应按下列流程步骤进行:
第一步,计算可供分配的利润。
第二步,计提法定盈余公积金。如果公司不存在年初累计亏损,则按当年税后利润计算应提取法定盈余公积金;如果公司存在年初累计亏损,则按抵减年初累计亏损后的当年净利润计提法定盈余公积金。
第三步,计提公益金。如果公司不存在年初累计亏损,按当年税后利润计算应提取公益金;如果公司存在年初累计亏损,则按抵减年初累计亏损后的当年净利润计提公益金。
第四步,计提任意盈余公积金。
第五步,向股东(投资者)支付股利(分配利润)。
第六步,在可分配的利润中扣除按规定提取的法定公积金和法定公益金后即是可供股东分配的利润。
可供股东分配的利润,用公式表示为:
可供股东分配的利润=可分配的利润-法定公积金-法定公益金。
推荐阅读:
5635人阅读
3914人阅读
2541人阅读
1976人阅读
1662人阅读
1555人阅读
1413人阅读
1391人阅读
1206人阅读
1146人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