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知产百科 > 文章正文

商业业态分类有哪些(商业业态概念是什么意思)

日期:2023-04-18 16:59:35      点击:

商业业态调查

一、商业业态及分类

(一)商业业态概念是什么意思

从事零售活动的基本单位和具体场所是商店,而商店依据销售形式不同又区分出不同的经营形态,即零售业态。近年来,受国际商业发展趋势的影响,零售商店的业态形式发生了很大的变革,并且出现多样化和细分化趋势。尽管当前世界各国对零售业态的定义由于侧重点不同而有所区别,但通常认为,业态是零售店向确定的顾客群提供确定的商品和服务的具体形态,业态是零售活动的具体形式。通俗地理解,业态就是指零售店卖给谁、卖什么和如何卖的具体经营形式。

1998年,我国政府统计系统中的贸易统计年报,开始增设零售业态统计作为试行表。考虑到目前各种业态的发展程度,以及国内贸易局关于零售业态分类规范管理的指导意见,按照科学性与可操作性相结合的原则,将零售业态定义为零售企业为满足不同的消费需求而形成的不同经营形态。这一概念包括了两方面的含义:其一,确定的目标市场;其二,具体的经营策略,包括选址、规模、商品策略、价格策略、商店设施、服务方式等。

(二)商业业态分类

1、国际上零售业态的一般分类

对于零售业态的分类,目前国际上主要依据零售店的选址、规模、目标顾客、商品结构、店堂设施、经营方式、营业时间、服务功能、价格策略等来确定。国外把零售店区分为:百货店、超级市场、折扣店、一般商品店、服装专卖店、仓库俱乐部、药店、方便店、杂货店等九类。

当然,同一个大类的业态,还可以进一步细分为更具体的业态形式,例如,超级市场可以再细分为食品超市和综合超市,这要依据不同的研究内容而定。事实上,由于国际资本的介入,当一种新型的零售业态被引进时,客观上也引进了国际规范和标准,因此许多对零售业态的分类是基本一致的,有利于进行多国间的比较和沟通。

2、我国零售业态的统计分类

尽管国际上对零售业态的分类已比较完善,但在我国进行业态统计时还必须考虑我国的具体情况。按照我国零售业态发展的客观进程,在国际通行的业态分类总体框架下进行必要的合并,把零售业态分为四大类进行统计,即百货商店、超级市场、专业(专卖)店和其他。

百货商店是指在一个建筑物内,集中了若干专业的商品部并向顾客提供多种类、多品种商品及服务的综合性零售形态。其基本特征是:1、商品结构以经营服装、纺织品、家庭用品、食品和娱乐品为主,种类齐全;2、以柜台销售为主,明码标价;3、注重店堂装修及橱窗展示。

超级市场是指采取自选销售方式,以销售大众化生活用品为主,满足顾客一次性购买多种商品及服务的综合性零售形态。其基本特征为:1、商品结构以经营食品、副食品、日用生活品、服装衣料、文具、家用电器等购买频率较高的商品为主;2、采取自选销售方式,明码标价;3、结算设在出口处统一进行。

这表明超级市场首先是自助服务的零售商店,毛利低、销量高,以经营生活必需品为主,种类繁多。统计时将各种类型的超级市场、仓储式商场和会员式超市列入该类。

专业(专卖)店是指专门经营某类商品或某种品牌的系列商品,满足消费者对某类(种)商品多样性需求的零售形态。其基本特征为:1、商品结构专业性较强,各种不同的规格、品种及品牌汇集,选择余地大;2、销售人员有较强的专业知识,能为消费者提供充分服务采取定价销售和开架面售方式。

将专业店和专卖店归为一类统计仅仅是为了统计操作上的方便,其实专业店与专卖店有本质的区别,前者专门经营某种或某类商品,如时装店、鞋店、食品店、药店、书店、电器店、珠宝店等;后者则专门经营某种品牌的系列商品,如海尔电器专卖店、李宁牌体育用品专卖店、格力空调专卖店等。

其他业态是指上述未包括的其他业态形式(如便利店、折扣商店、杂货店、邮购商店等)。

(三)商圈

1、商圈的概念及分析目的

商圈是以设定的商业建筑为圆心,以周围一定距离为半径划定的范围。这是原则性的标准,在实际从事商圈设定时还必须考虑经营业种、商品特性、交通网分布等因素。

进行商圈分析的目的有:一是明确该商业区或商店的商圈范围;二是了解商圈的人口分布状况及生活结构;三是在此基础上进行经济效益的预测。如计划开超市,根据周边居民的人口规模、收入水平和竞争对手情况等指标,就可以基本计算出该店可能达到的营业额。

2、商圈的构成及顾客来源

商圈由核心商圈、次级商圈和边缘商圈(又称辐射商圈)组成。核心商圈的辐射半径在1公里左右,包括这一商店顾客总数的55%一70%。该商圈的顾客在人口中占的密度最高,消费的单价也最高,而且与其他商店的商圈很少发生重叠。随着商业经营业态的不断丰富,特别是汽车时代的来临,核心商圈的辐射半径也不断扩大,例如,美国麦德龙商圈采取库房式的商业销售模式,在城市近郊形成独立商圈并配套大容量停车场,辐射面积可达几十公里。

次级商圈内包含了商店顾客总数的15%一25%。其辐射的半径在3一4公里,对一般的日用消费品来讲,很少能辐射到该商圈的人口,关键是取决于经营状态。

边缘商圈辐射的半径在7公里范围,一般情况下只有大型百货商场、专业店才具备这样的辐射能力。商圈细分图如图4一10所示。

真正的商圈不是绝对的同心圆模式,其规模和形状是由各种各样的因素决定的。包括经营业态、商店规模、竞争者的位置、交通条件等许多因素。在商圈概念上有一个著名的海滩原理,即在一条海滩上做冷饮生意的两家商贩,一开始其各自的商圈范围是均衡的,由于竞争因素导致它们集中在一起,共同吸引顾客,如图4-11所示。

3、商圈的设定

商圈的设定是一项非常复杂的工作,在决定经营什么业态的基础上,不仅要对周边竞争者状况进行调查和分析,基本确定其商圈范围,而且要分析业态需求的顾客群,因为每一顾客群都有特定的消费特征。

一方面,只有经营的商品符合其需求才能吸引潜在顾客购物,商圈的规模和辐射范围才能扩大;另一方面,撇开顾客自身的不同,商圈规模的大小与商品购买频率成反比。如顾客购买生鲜等日用消费品频率高,但是接受的购物距离短;而对服装、家具、电器等耐用消费品接受的购物距离长,但是其购买频率又非常低。所以,必须结合业态的规划来确定基本的商圈范围。

根据业态规划,在商圈的构成基础上对商圈进行设定,特别要针对拟吸引顾客群的生活结构对未来的经营销售额进行匡算,结合商店的实际情况,预计要达到的盈亏平衡点或目标销售额。

4、确定商圈的方法

商圈分析的方法有许多种,如零售吸引力法则(又称里利法则)、商业饱和理论、康维斯“新零售引力法则”和哈夫的“概率模型”等。

零售吸引力法则从确定商圈人口和距离两个变量进行分析,商圈规模的大小由人口的多少和距离商店的远近决定,商店的吸引力由最临近商圈的人口和里程距离共同发挥作用。

商业饱和理论通过计算零售商业市场饱和系数,测定特定商圈内某类商品销售的饱和系数程度,通过其计算该区域内同行业是过多还是不足。

“新零售引力法则”与里利法则的不同在于,前者表示在一个城市中间地带两个商业区或商店的竞争关系,后者表示在相互间有明确竞争关系的两个城市间其商业经营的比率关系。

推荐阅读:

本文来源:https://www.zhichunlu.cn/baike/19324.html

热门商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