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知产百科 > 文章正文

已获利息倍数的计算公式(已获利息倍数是什么意思)

日期:2023-04-18 17:02:16      点击:

已获利息倍数是什么意思

已获利息倍数,是指企业息税前利润相对于所需支付债务利息的倍数,可用来分析公司在一定盈利水平下支付债务利息的能力,重点衡量的是企业长期偿债能力。

已获利息倍数的具体计算公式如下:

已获利息倍数=息税前利润总额/利息支出

其中,息税前利润总额=利润总额+利息支出=净利润+所得税+利息支出。

一般情况下,企业的已获利息倍数越大,说明企业的长期偿债能力越强。从指标在行业应用角度分析,已获利息倍数等于3时比较合适,而且从长期分析指标至少应大于1,才可以满足企业正常经营的实际体现。当已获利息倍数结果为负值时,则指标在业务中没有任何意义。

结合图1利润表的信息,可以直接获取企业在“本期”与“上期”时点的“利润总额”、“利息支出”:

上期:利润总额=4000,利息支出=200

本期:利润总额=4200,利息支出=300

根据“已获利息倍数”的加工逻辑公式,可以算出最终结果:

上期:已获利息倍数=(4000+200) / 200=21

本期:已获利息倍数=(4200+300) / 300=15

从“已获利息倍数”的分析结果来看,该企业在2020年和2021年的已获利息倍数都比较高,虽然本期的已获利息倍数相比上期有一定下降,从12降低为15,但结果仍然明显高于业务的一般标准(3倍),从这里初步可以判断企业有比较强的偿付负债利息的能力。

推荐阅读:

本文来源:https://www.zhichunlu.cn/baike/19578.html

热门商标推荐